近日,江津区科协制定并印发了《江津区“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和《江津区“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评审办法》,进一步将江津区“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据悉,《江津区“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分为总则、申报推荐、评审评议、公示公布、奖励补助、附则等六个部分,包含实施原则、推荐范围、申报条件、专家评审、奖补标准等二十三条内容。同时,为了确保江津区“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评审工作科学合理、规范有序,还制定了《江津区“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评审办法》,共十一条内容。按照评审办法,区科协邀请了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领域的专家、教授任评审团成员,目前,已圆满完成江津区“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专家评审团组建工作,评审团成员共34名。项目评审时,区科协党组将在纪检组监督下,从专家评审团中随机抽取5名评审团成员组成评委,召开专家评审会议进行评选。评审会议分为查看材料和评委打分两个环节。
一直以来,江津区科协始终将“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作为一项重要的科普惠民工程来抓,坚持“以点带面,榜样示范”,大力培育农村科普基地、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带头人和示范社区等基层科普先进集体和个人,充分发挥获奖补单位和个人在全区科普工作中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近五年来,累计108个示范单位或个人获“区级奖补”,其中,花椒协会等6个单位获“国家级奖补”,九叶青花椒基地等11个单位或个人获“市级奖补”。
(刘万萍 江津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