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2016 年3月,我国政府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方案指出, 重点实施六大工程,即“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社区科普益民工程”“科普信息化工程”“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科普产业助力工程”和“科普人才建设工程”。
传统科普形式主要是报刊宣传,实物或模型展示,影片或电视演播等。近年来随着网络普及和信息技术提高,我国数字科普迅速发展,取得一系列成果。数字科普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采用艺术的表现形式,以网络和其他数字媒介为载体,发布和传播科学观念及科技知识,在传播的过程中强调分享与互动。[1]目前有关调查显示,利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的公民比例大幅上升。数字科普对于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数字科普相较于传统科普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能够借助网络和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采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和网络游戏等多种形式来开展科学普及,使科普形式更加生动活泼,对于公众具有更强的吸引力。
二、开发数字科普资源的途径
在科技馆科普事业发展过程中,互联网技术、数据库、主媒体、虚拟现实、全景图等技术得到广泛而充分的应用,例如数字科技馆、科普动画、科普游戏、电子图书等等??萍脊菔嵌怨谑凳┛破战逃闹匾∷T诳破兆试吹目⒐讨?,需要结合公众的科普需求,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设计??萍脊莸目破兆试词怯邢薜?,应充分整合利用外部资源,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搭建多样化的科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不断加强科普资源能力建设。
(一)加强与高校合作
高校是科学研究的主要阵地,科研成果丰富,自主创新能力强,只有实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不断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科技馆与高校合作是现实趋势,高校是科技知识集中地,人才济济,设备齐全且成果丰富,可以成为创新科普形式的重要依托力量,在面向公众开展科普创作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科普资源开发的过程中高校的介入能够保证科技馆展示内容的先进性、科学性和丰富性。应当采取各种方式建立良好的科普激励机制,使得高??破沾醋魇亢椭柿坎欢咸嵘?。
(二)加大科普网站开发力度
科普网站即面向广大公众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和弘扬科学精神的科普信息宣传网站??破胀臼峭ü缃锌蒲占暗闹屑崃α?。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网络科普突破传统科普的局限,实现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的兼容并包,在质量、内容等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为了给广大社会公众提供更有效的科普服务,应采用多种措施加强科普网站的建设。除了将传统的科普资源转化为数字形式之外,还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开发新形式的科普资源,例如开发网页科普游戏,通过三维显示技术制作立体画面,将科技知识生动形象地传递给受众,提高他们对科学的兴趣??破胀驹谀谌萆嫌ψ⒅匮≡窨萍己扛叩男掠碧獠? 并挖掘题材的典型性和广泛性,紧密联系民生问题,推行实用科普理念, 使公众产生亲切感,能切实地感受到科学技术给日常生活生产带来的变化与惊喜。
(三)开发电子科普图书
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电子产品迅速普及,电子读物也应运而生。新时代的科普图书出版要顺应时代发展,积极融合其他媒体介质,如融合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载体等,实现多元化、立体化的表达,以扩大传播范围、增强宣传效果。例如韩国作家林钟德和韩昊辰创建的《香蕉火箭科学图画书》,被称为“孩子最爱玩的科普图画书”,该书采用了增强现实的技术,只要用手机扫一下图画书里的画面,三维立体动画就跃然纸上了。阅读该书,需要首先在电脑终端下载一个图书创作者设计开发的APP应用软件,叫做“香蕉火箭AR”的应用程序,然后打开图书,用软件自带的摄像头扫描书本上的画面,就可以体验“身临其境”的感觉。先进的宇宙飞船在眼前穿梭,生活在白垩纪的恐龙在眼前搏斗,通过阅读者的各种操作,人和书可以实现互动。在科普图书上应用二维码与增强现实技术,极大地增强科普图书的感染力与影响力,从而有助于读者科学素养的塑造。
[1] 滕艳霞. 浅谈数字科普的发展[J]. 科普研究,2011(S1):82-85.
(王雪颖 重庆科技馆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