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旦发生将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等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从2003年的非典疫情到2009年的H7N9禽流感疫情,再到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都凸显了应急科普的重要作用。在信息爆炸式增长的时代背景下,应急科普不到位对社会稳定产生的消极影响不容小觑[1]。为减少恐慌,让民众理性对待突发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相关科普机构快速响应,积极行动,多举措开展疫情科普。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数字科普在开展突发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科普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数字时代的到来,也为科技馆数字科普平台的搭建提出了新要求。
一、应急科普与数字科普的关系
应急科普是指针对社会突发性事件和自然灾害事件而开展的科学知识普及传播,对象是社会大众,主要有报纸书籍期刊科普、网络新媒体科普、广播电视科普等形式。相较于一般性科普,应急科普主要是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其过程中发挥的媒体宣传、舆论引导等作用是全社会有效应对风险的关键内容,因而具有时效性、关联性和社会性的特征,要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形成系统的知识搜集和整理、传播,实现最佳的科普效果[1]。
数字科普以数字技术为核心,以网络和数字媒介为载体,发布和传播科学观念及科技知识,在传播的过程中强调分享与互动[2]。
数字科普与应急科普都有媒体宣传、舆论引导等作用,数字科普可以看做是应急科普的一种宣传手段和载体。做好数字科普有利于更好发挥应急科普宣传的及时性、有效性。
二、科普场馆数字科普发展概况
一是积极打造国家级科普网站旗舰,搭建全国科普网络平台。中国数字科技馆是典型的网络科普共建共享平台,由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共同建设的一个基于互联网传播的国家公益性科普服务平台。作为国家级的网络科普平台,其为公众提供了走进科技的平台,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科普资源和共享服务[3]?!翱破罩泄笔侵泄菩平破招畔⒒ㄉ柚氐愦蛟斓囊桓鋈缕放?,旨在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整合社会力量,重点加强科普内容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使媒体科普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为满足公众个性化科普服务要求,提供精准的科普服务。二是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科技馆科普网站。例如,科技类博物馆主办的科普网站,以科普为己任,拥有专业的科普人员队伍,依托场馆丰富的展教资源,采用数字模拟和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利用网络技术构筑虚拟博物馆,打破了科普场馆的地域局限,增强了公众体验和参与,深受广大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欢迎。在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知识、提供科技信息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提供的科技知识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权威性,注重通俗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三是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的兴起,为科普提供了新的渠道。特别是微博的传播方式打破了传统的单向“点对点”的新闻传播模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受众拥有了更多更自由的选择,满足了个性化的新闻需求。目前,全国大多数科普场馆都有自己的微博、微信公众号,为应急科普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三、科普场馆数字应急科普的体现
一是充分利用科普中国、中国数字科技馆、地方科协、掌上科技馆等权威数字科普平台,转发健康科普宣传知识,让公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公共卫生防控信息和及时掌握应急科普知识。二是通过公众号、微信群等平台开展有奖网络知识问答,加强宣传推广,提高活动知晓率和群众广泛参与率,引导市民群众正确认识、科学应对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三是将更多优质科学实验、科学课转化为线上资源共享于数字科普平台。结合科普场馆以青少年为主要科普服务人群的特点,通过数字科技馆、微博等数字平台发布原创或其他科普场馆的优质科学课,通过科学课、科学实验视频等方式将以往线下开展为主的主题科普活动搬到线上平台。四是邀请应急科普专家,开展应急科普线上科普讲座,向公众普及防护知识和澄清网络谣言,进一步扩大了应急科普的宣传广度和辐射面。
参考文献
[1]柏坤.探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急科普作用[J].传媒论坛,2020.03(08):150-151.
[2]关学民.地方科技场馆开发数字科普资源的思考[J].智库时代,2019(08):236-237
[3]张增一,李亚宁.科普网站与社会化媒体科普能力现状及评价,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报告(2006~2016)[EB/OL],[2017-05-24]https://www.pishu.com.cn/skwx_ps/databasedetail?contentType=literature&subLibID=6331&type=&SiteID=14&contentId=8401445&wordIndex=4)
(张婕 重庆科技馆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