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pc·mc品茶官网下载,老哥稳全国茶楼最新消息,一品阁茶楼论坛官网入口,51龙凤茶楼论坛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战略发展>科协改革>

荣昌区“3+1+N”基层科协组织队伍显活力

发布时间:2021-09-03 | 作者:  | 编辑:重庆科协数据迁移

近年来,重庆市荣昌区在地方科协深化改革中,积极探索“党建带群建”工作新机制,形成了区委统一领导、区科协主管主抓、基层科协落实的组织体系,完善和优化了“3+1+N”基层科协队伍,从而延伸了科协工作的手臂,进一步夯实了基层组织建设的根基。

强化党的领导,健全科协工作机制

荣昌区把科普工作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列入党政重要议事日程。区委明确由专职副书记分管科协工作,区委常委会坚持每半年专题听取区科协工作汇报,每年对区科协、镇街科协进行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同时,由荣昌区科协牵头建立起了全区群团组织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研究群团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落实机关编制,选优配强领导班子

为有效解决区科协领导班子人员不足、力量薄弱和专业性不强的问题,荣昌区科协在原设1名主席、1名副主席的基础上,区委明确增设1名挂职副主席、2名兼职副主席,从荣昌区林业局选调了1 名专家型、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干部到区科协任挂职副主席,2名兼职副主席也从具有相关专业的企业(公司)领导中选配。同时,荣昌区科协新增设了科技服务中心,成立了区老科协、区农技协联合会,区委编办专门给了4个事业编制,开发了7个公益性岗位。

壮大基层队伍,发挥一线人员作用

荣昌区着力推行基层科协组织队伍“3+1+N”改革工作,在深化“三长制”改革的基础上,区委和区科协明确,镇街科协主席由党(工)委专职副书记兼任,切实发挥好“1”的领头雁作用。同时,注重调动“N”的积极性,吸纳由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负责人兼任科普指导员,依托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把更多的科普志愿者充实到基层科协队伍。目前,荣昌区21个镇街科协全部实现了基层科协队伍“3+1+N”模式,有73名镇街科协“三长”,近5000名科普志愿者。同时,在42家科技型企业建立了科协组织,在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等5家事业单位建立了科协组织,建立了29家科普基地。优化完善了27个农业技术协会、26家区级学会(协会)。

完善经费保障,确保工作有效开展

几年前,荣昌区科普经费人均只有0.6元,2018年提高到人均2元,2021年达到了人均5.5元。荣昌区还设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和2200万元农牧高新专项基金,支持科技成果在荣昌的转化;对认定为国家级、市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分别给予100万元、30万元的补贴。同时,对工作开展扎实、作用发挥明显的优秀科普基地、科普大学教学点、学(协)会、企事业科协、农技协、农技协领办人、农村科技应用示范户等,符合条件的给予项目支持。

来源:科协改革进行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