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于9月15日-21日在全国各地集中开展。重庆交通大学积极响应,开展了以“爱环境、促健康、节资源、践低碳”为主题的系列生态环??破招疃?。此次活动以大学生志愿者们集中科普实践(街镇宣传与校园宣传)与分散科普实践(家乡宣传)相结合的方式来呈现。
一是街镇科普宣传。9月18日,重庆市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环境给排教工支部书记杨延梅教授带领大学生志愿者们在重庆市南岸区宽仁雅苑社区及周边开展了街镇科普宣传活动。活动通过拉横幅、讲解与发放环保宣传资料的方式开展,旨在促进街道居民重视环境污染、关注身体健康、爱护环境、节约资源、践行简约适度的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助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共建美丽环境,创造健康生活。活动过程中,志愿者们以骨痛病为例,向街道居民们讲解了环境污染会带来身体健康的潜在威胁;发放了“生物多样性之美”手册,呼吁大家?;ど锒嘌跃褪窃诒;の颐堑纳肪?;还发放了“市民低碳公约”、“市民低碳生活内涵”等宣传资料来向居民们宣传低碳生活相关知识,呼吁大家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活动的开展,加强了居民对环境健康、生物多样性?;ず偷吞忌畹娜鲜叮玫搅松缜褐诘闹С钟牒闷?,增强了民众环境保护意识与健康意识。
二是校园科普宣传。9月20日,在杨延梅教授指导下,重庆交通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在学校图书馆旁开展了科普宣传活动。志愿者们在张贴了垃圾分类海报傍边,摆放了“生活垃圾分类手册”、“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护好大水、喝好小水’科普知识12问”,“市民低碳公约”、“市民低碳生活内涵”等环保宣传资料。路过的师生可以自取感兴趣的宣传资料。志愿者们再现场解答他们提出的种种相关问题。活动的开展,强化了师生生活垃圾分类意识、促进了师生践行节水的行为意识,让师生进一步了解了低碳生活的相关知识,营造了师生爱护环境、节约资源、践行低碳的良好氛围。
三是分散科普宣传。9月20日,在杨延梅教授远程指导下,重庆交通大学志愿者们分别在重庆市城口县滨河公园、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体育路、湖北省宜昌市滨江公园江豚广场等地分散开展了科普宣传活动。活动通过讲解科普知识并发放环保宣传资料的方式来开展,旨在提高民众节约用水、践行低碳生活的意愿并让民众意识到环境污染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呼吁大家践行简约适度的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促进资源节约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同建设美丽家园。现场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向在场群众发放了环保宣传资料。活动过程中,志愿者们以土壤等重金属镉污染通过食物链导致人体骨痛病为例,向民众讲解了环境污染会给身体健康带来潜在威胁;通过发放“护好大水、喝好小水科普知识12问”,把日常自身生活点滴和?;ふ涔蟮乃试唇裘艿亟岷掀鹄?,促进大家提升节水意识;“低碳生活内涵”等宣传资料的发放使居民了解了低碳生活相关知识,呼吁大家以自身的行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分散科普活动的开展扩大了科普的范围,增强了远离主城区的民众环境?;ひ馐队虢】狄馐?,促进了民众节约资源、践行低碳生活意识的养成,得到了广大民众的参与与支持,受到了民众好评,也让大学生志愿者们得到了全方位的综合锻炼,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和谐美丽中国贡献了力量。
(市环境科学学会 供稿)
附件: